10分钟,定格最美身影!求救广播响起,3名青岛医护冲上前,在淄博站抢救晕倒乘客

发布日期:2024-09-18 23:14

来源类型:初衣胜雪 | 作者:苏珊·沙利文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2024澳门六开彩免费精准大全】【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7777788888一肖一码】【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澳门六开彩天天免费资料大全】

“大家往后退一退,给患者留出抢救空间。”

“患者嘴唇发白、瞳孔有放大迹象,车站有没有AED除颤仪?”

……

2月17日下午3点10分许,正值春运返程高峰,淄博火车站内发生了让人动容的一幕:一位候车的中年女性旅客突然晕倒在站台,意识不清。危急时刻,候车旅客中的医护人员闻听站内广播寻医救人,二话不说冲进站台,接力施救,成功恢复了晕厥旅客的心率,为抢救回宝贵的生命赢得“黄金10分钟”。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天参与救人的“主角”,是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麻醉科的医生袁树和两位尚不知姓名的青岛三甲医院医护姑娘,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操作,展现了最美医护的责任和担当。

站台有人晕倒,车站广播急寻医护

2月17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27岁的袁树买了当天下午3点40分经淄博到青岛的D6009次高铁车票,“想尽快返回青岛,以免耽误第二天上班”。

下午3点10分左右,正在候车室内的袁树突然听到广播在重复播放一则紧急消息:“站台上有旅客晕倒,候车室有没有医务人员?这里需要您!”

听到广播后,袁树噌的一下站了起来,连跑带喊:“我是医生,我可以去看看……”没有耽误片刻,袁树被车站工作人员迅速让过检票闸机,带到了站台内。

恰逢春运返程高峰,上下站台的扶梯上站满了人。远远望去,站台内一堆人正围着晕倒的旅客,现场有些混乱。“当时患者就躺在下了扶梯的站台边,有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很多旅客下了扶梯就围着看。”袁树向记者描述道。

赶到近前的袁树发现,晕倒的旅客是一名50岁左右的妇女,有先到的医护身份旅客正在进行急救。发病旅客的家属已经手足无措,站在旁边紧张得浑身发抖。他见状立即呼吁围观的旅客腾出抢救空间,然后和其他救人者一起将发病旅客身体摆正,仔细观察发病情况,以便后续抢救。

“当时她已经没有意识了,嘴唇发白,呼吸几乎没有,眼睛闭着。”袁树赶紧摸了一下对方的颈动脉——没有明显的搏动。袁树告诉记者,随行的家属说这位旅客有心脏病史,腹部有刀口,可能之前也接受过其他手术。

判断完对方的发病状态后,袁树首先提醒车站工作人员尽快提供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接着就加入了“救人大战”。

袁树回忆,抢救过程中,他与现场参与救援的医护旅客接力实施心肺复苏,一边数着节奏按压对方胸口,穿插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一边帮助发病旅客清理口腔异物,松开腰带,保持呼吸通畅、按压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催促车站工作人员盯着120急救车的出动情况。

青岛医生出手,赢得“黄金10分钟”

身为专业医生,在为发病旅客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心肺复苏后,袁树发现,她还是没有恢复自主呼吸。

在其他医护旅客接力实施心肺复苏时,袁树托着对方下颌,为其开放气道,时刻拍打对方肩部,判断其意识恢复情况。

“因为我是一名麻醉科医生,平时患者在病床上被麻醉之后,也是害怕他们不会自主呼吸,一般会把患者的下颌抬起来,把头侧一些,这样保证患者能够流畅的喘气。”袁树告诉记者。

当时,袁树用手电筒检查对方瞳孔,发现其瞳孔已出现逐渐散大迹象,情况愈发严重。危急时刻,车站工作人员将AED除颤仪送到了。

接过AED除颤仪,袁树沉稳、熟练地为发病旅客分析心率,进行除颤,期间他不断观察对方口唇颜色、面部状态,注意到情况逐渐有所好转。

随后,袁树和其他医护旅客继续为发病旅客接力实施心肺复苏,直至120救护人员赶到。此时,发病旅客的生命体征进一步平稳,待120救护人员将其抬上急救推车后,袁树才和参与抢救的其他旅客安心离开。

他看看时间,整个抢救过程惊心动魄,持续了10分钟,为发病旅客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2月18日,袁树从淄博市高铁站工作人那里了解到,当患者被120转运时,因为前面抢救措施及时,在车上已经恢复了意识,在转运到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后,经过医生的治疗, 患者已经彻底脱离危险。

现场接力救人

还有三位女医护

“当时在现场,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不只有我一个。听到广播后,还有三名热心旅客赶到了现场,其中有两名年轻的女士都是青岛的医护人员。”袁树回忆道,事发当天,他赶到现场时,已经有热心旅客在那里对发病旅客实施心肺复苏了。整个抢救过程是大家一起参与配合完成的。

袁树介绍,在抢救完毕、发病旅客被120转运之后,他和其他两位年轻女士一起返回候车室,乘坐同一车次高铁返回青岛。“当时那两位女士特别低调,但是她们透露自己就是青岛某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再想问仔细时,对方不愿意过多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

此外,袁树还记得现场有一位中年大姐也一起参与了抢救,但当时整个救人过程紧张又短暂,相互之间来不及仔细了解身份,抢救结束后大姐就离开了,并没有同他们同路上车。袁树很感谢这位大姐的全力支援,也很遗憾没了解到这位大姐的具体身份。

从袁树提供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抢救过程中,两名来自青岛的年轻女医护人员应对都很沉着。袁树表示,当时她们的配合特别默契,“我们互相换着进行心肺复苏,等我按压时,她们其中一个继续催促车站提供AED除颤仪,拿来除颤仪后,她帮忙将电极插到除颤仪上。”

这里。袁树注意到一个细节,当仪器靠近人体进行除颤时,是要暂停心肺复苏的,两位女士很熟练地闪避,“我们的配合相当默契。”

在这里,记者呼吁,如果您是当天救人现场的亲历者,或您了解参与救人的青岛女医护和热心大姐的相关信息,还请致电15764227895告知我们。

■独家对话

广播寻找“医生”,就像在呼唤我的名字

袁树,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学院2020级麻醉学专业硕士毕业,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就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毕业后,于2023年8月顺利就职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麻醉科。2月19日晚,记者联系到参与淄博站救人的袁树,请他讲述当天现场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感受。

记者:听到车站广播后,你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袁树:当时我在候车室内,还没有开始检票,听到广播里寻找医生,我猜是有人身体出现了情况。但是第一遍广播因为候车室内嘈杂,并没有听清楚说的是什么,直到听清楚是紧急寻找医生后,我身体一下子就直起来了。“医生”两个字就像呼唤着我的名字一样,我立即跑过去了,这就是一个医生的本能反应吧。

记者:在施救的过程中,你有信心吗?有没有担心发病旅客会出现意外情况?

袁树:之前我接受过很多专业的培训,特别是在2023年8月份入职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后,医院会定期组织各种应急培训课程,通过模拟真实病例、实战演练的方式,帮助医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熟悉并掌握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和流程,培训心肺复苏和AED的方使用方法,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也让我在现实生活中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我想,是这些日常积累的经验,给予我充足的信心,加上现场还有其他医护人员在,我没有什么太担心的。

作为一名麻醉医师,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尤其是对突发、危重病患的处置,救治时的准确性、时效性、熟练程度,对治疗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学校和医院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习好掌握好临床技能,在实战中才能沉着应对,充满信心挽救病患,确保围术期患者安全。这次抢救患者让我成就感满满,也得益于日常各种急救知识的积累。

记者:后来知道因为自己的施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现在心里是种什么感觉?

袁树:感觉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非常非常开心。其实,这个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我都不想让外界知道这件事情,想低调处理,但是最后还是被发现了,有点小惊喜,更多的是为患者转危为安开心。真的,比我自己被抢救回来都开心。

记者:平时工作之外,你还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

袁树: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去过敬老院,帮助老人检查身体,做做心电图或者评估健康状况。也去参加过义诊,去过很多村镇,比如“三下乡”服务等,一时半会儿记不起来有多少了,总之参与这类活动还是很多的。平时我就是个热心人,做这些也是自己的喜好。

记者:你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契机是什么?

袁树:我小的时候比较容易生病,一生病就去诊所,就是打针和吃药,那时就想做个医生,很简单的愿望就是“自己把自己治好”,不用再去医院。长大一些后,也是因为家里人影响,更加坚定了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在2023年8月份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会上,我对医院前辈的话印象深刻:“穿上这身白衣,医院内我们与疾病斗争,治愈病痛,院外我们同样是生命的守护者。”现在来看,成就感还比较大的,没有后悔选择这个职业。

前辈多次路途救人,正能量“耳濡目染”袁树告诉记者,在学校的时候,他就经常听到自己的师哥师姐在外救人的正能量事迹,入职齐鲁医院后,更是被前辈医护们的正能量感染。

袁树讲述,2023年11月2日,曾在列车还有几分钟发车时跑回候车室救人的博士李春林,今年春运回湖北恩施老家的时候,再一次上演了与死神赛跑,让患者转危为安,这已是他第三次在公共场所紧急施救。李春林是齐鲁医院毕业的博士,救人的事迹曾登上过《人民日报》。“这个新闻记得也是《半岛都市报》独家报道的,看完之后很受触动,我想这次我救人的动力,也与这个报道相关吧”。

不仅如此,2021年6月30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心内科副主任姚桂华教授去济南参加完一场学术会议后,正在济南火车站候车准备返回青岛,突然听到车站广播里播放寻找医生的紧急通知:“各位旅客,在B4/B5候车区有病人突发紧急情况,急需医生前来救治……”随行的女儿听到广播后说:“爸爸,有病人,快去!”姚桂华教授二话没说,放下随身行李就立刻赶到了事发地点。最终,成功让患者转危为安。

2020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门诊大厅,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患者突然失去意识,身体不停往地上滑落,丈夫怎么喊她也没有回应,仅几秒钟——发现异常的预检分诊和导医台护士赶了过来……儿骨科门诊护士长和护士们闻讯赶了过来……院内急救小组也赶了过来……最终,医护人员默契配合,紧急抢救迅速展开,患者转危为安。还有2019年4月,该医院教育处工作人员曲艺在青岛沙子口勇救落水女孩,救完之后低调离开,后来媒体联系才找到这位救人的勇士。

青岛超30万市民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根据大型灾难救助情况统计,95%的人是靠自救互救生存下来,3%~5%是靠专业救援队获救。因此,提高老百姓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生命损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不断完善社会急救大网络,每年全市急救系统为6万余名市民进行院前急救培训;截至目前,已吸纳院前急救志愿者3万余人。截至目前,青岛30万以上市民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比肩上海和深圳。

据悉,《青岛市“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青政办字〔2017〕19号)和《关于印发青岛市“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字〔2016〕74号)要求,要积极推动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持证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3%。

青岛是国内较早面向市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的城市,2016年以前,市红十字会就已经培训市民20余万人。2016年以来,青岛市连续多年将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列为市办实事,以乡村、社区、学校、养老院、商场、重点企业等人员为重点,每年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培训两万人。“第一响应人”培训在红十字会培训的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应急救护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期处置、组织人员疏散、信息报告和配合政府救援四个能力等培训内容。

目前,青岛的做法是政府出资免费对市民进行培训,每期培训时间共16学时,其中采取网上理论自学4小时,实际操作练习4小时,现场教学8小时。现场利用模拟人实操演练等授课方式进行“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使受训的市民熟练掌握自救、互救等急救知识和技能,正确掌握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和能力。

此外,市急救中心在构建海陆空全方位救援体系的同时,着力于完善社会急救大网络。青岛已借助互联急救APP、AED定位系统以及120调度指挥平台,将市民、志愿者、院前院内有效联动起来。志愿者可以在互联急救APP上就近“接单”,介入抢救,争取急救“黄金时间”,并借助AED地图,引导施救者第一时间获取“救命神器”,让“救”在身边一步步成为现实。

如何正确急救?这些小常识要记牢专家提醒,市民遇到危险拨打120时,首先地址要明确,告诉“120”患者所在的详细地址,要重点说明周围具有标志性的、显著的建筑物。其次,简要描述患者主要症状和伤情。告知“120”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已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挂断电话后记得保持联系电话畅通,因为急救人员出车后会及时与求救人联系,进一步核对地址,并进行必要的自救指导。如果是路人拨打120,应尽量留在现场不要离开,以便急救人员询问相关信息。

如果发现有人昏厥倒地,进行心肺复苏时要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后再进行现场施救;判断患者意识,可轻拍患者双肩,在两侧耳朵同时呼喊;判断患者有无呼吸,施救者面部可贴近患者口鼻部,感受有无气体进出,同时眼睛观察患者的胸部有无起伏,时间5~10秒;按压时,使用掌根进行按压,位置在胸骨中下段,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按压深度为成年人5到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到120次。(齐娟)

艾米莉·奥尔索斯:

2秒前:目前,青岛的做法是政府出资免费对市民进行培训,每期培训时间共16学时,其中采取网上理论自学4小时,实际操作练习4小时,现场教学8小时。

李成烈:

2秒前:记者:听到车站广播后,你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特瑞·韦伯:

9秒前:真的,比我自己被抢救回来都开心。

杨丹丹:

8秒前:最终,成功让患者转危为安。